上周是母亲节,听说花店空前热闹,康乃馨又给订光了,看来你们都有表示了。既然有此意,那下个月第三个周日也安排一下?
很多人可能会说,那就算了吧。
就好像当你提及自己的父母时,先是沉默半晌,再语重心长把缘由道来。而你的内容,母亲比父亲显然要多一些。似乎每一个人自己心里的母亲画像都是“不甘命运,坚强刚毅的对自己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人”,而父亲则是“作为母亲的镜子里的另一个完全不着调的人,以此衬托出母亲的伟大”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对父亲和父爱的印象
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尽相同,我们的童年时代少不了父母的辛勤付出。但是,这么多年来,我们对于自己的父亲却是存在着很深的刻板印象。这个印象,可能是我们自己通过实际生活形成的,也可能是影视剧一点一点强化的。从文学上,我们经常会接触“母爱如水,父爱如山”类似的句子,认为母亲给予自己的就是水一般的干净、细腻和无尽的温柔,伟大而无私;而从自己眼里看到的父亲是山一样的挺拔、冷峻而无闻,是从小就感觉得到的不苟言笑的模样。如果非要说,就是父亲端正地坐在自己旁边,与你挑灯夜战,通过鞭策的方式陪你度过每一个被作业难熬的夜晚,整个过程下来,你没有感觉到他的耐心,只有呵斥和发火……好吧,这说的是翻车自小时候:一年级刚入学那会儿,在台灯前的父亲拿着一根软尺硬是让我懂得了数学应用题(看来以后不得专门开一个话题写一篇了) 。
对于母亲,你心里有无数个优美词汇去形容她,而对于父亲,你只有几个标签草草带过。就好像一则某品牌酸奶的电梯媒体流广告,重复的口号是:满满的父爱的配方。在营销策略上看字里行间的背后是一个明显的冲突:酸奶0添加,以及作为父亲的男人不懂养孩子的概括,所以才称作“父爱的配方”。其实这也不能太绝对,父亲付出的毕竟还是存在的,比如:
你要出去和朋友玩,母亲批准了,父亲不让;
你拿了奖时,母亲很开心,然后在饭桌上添油加醋地夸你,父亲也只是让你戒骄戒躁;
当你需要帮助时,你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母亲,而非父亲……
以上情况还有很多,也有可能是反向的,这其中比例参半。不过翻车在这里强调的是:父亲在我们的童年里充当了一个难以对付、令人失望的角色。全天下的父亲都已经全国统一了也说不准!他可以是在任何事情给你反向态度的人,会给你的难处和痛苦泼冷水,会对你的好消息表示不以为然,或者干脆慢半拍似的对你做过时的反应,会永远跟你掰扯许多你听不进的做人大道理……别不信,以前念小学时人教版有一篇课文说的就是父亲的冰山一角:
从文中我们应该反思这位父亲的种种打击与否定,让“我”一步一步从“不完美”走近了“完美”,这正是父亲教育“我”的方式。虽然当时有些让人沮丧,以为父亲不以自己为荣,但是现在看来,父亲的做法让“我”更加结实地成功。
国外有部很有意思的讲父亲的电影,来自于2003年蒂姆·波顿这个怪才导演执导的电影《大鱼》,主人公威尔从小就认为,自己的父亲爱德华就是一个整天喜欢讲故事的人,而且这些故事随着自己长大成人后,越发质疑故事的真实性,认为这就是父亲编造的谎言。一度与父亲决裂,直到父亲并病重临终前,威尔才重新理解到父亲为自己编织的“童话世界”,爱德华最后也在威尔的帮助下,于甜美的童话幻境中安详远去…
我们之所以觉得父亲比母亲更难亲近,是因为父亲在我们的成长里面担任了幕后,而台前只有你和母亲的对手戏,有可能是冗长的,也有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,但是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确实都是他们两个一手抓起来的,尽管他们经常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,但是没有他们,我们很难从他们那里学会做人的道理,也很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骄傲。所以,话说回来,父亲或许不善言辞,或许表达粗犷,或许口是心非,但那都是他在乎你的表现,只是从始至终他只能这样鼓励你在充满理想的道路上还有现实,在满是鲜花的簇拥下还有荆棘,在一蹶不振的低谷中还有信念。可见,父亲正是以“他的不完美”促成了你的“完美”。
那么,别让他的奉献成了一种默许。
因为双向奔赴的爱才更有意义。
2021年05月12日 22:00
<a>原 文 传 送 门</a>
【2024年留下的话】
当我再看到自己写下的这篇文章时,我自己已经是一个完全的父亲了。
父爱普遍来得很晚,只有成为了妻子的“陪产陪护”,我才有幸充当一个可以第一时间照顾好两个小生命的可靠的爸爸。
也许多年以后,孩子们长大了,有自己的思想,到那时我应该拨正还是约束,其实这都是无法提前为之做好计划的。
我想,还是会让他们快乐一些,就像我亲自为他们起的名字寓意一样:
“在快乐中祈求成为更优秀的姑娘;在快乐中学会勉励和克制,成为稳重的男子汉。”
Write from the heart, everyone is welcome to comment!
以手写心,欢迎大家来发起评论!